1MW/1MWh钒液流电池储能
现有1MW/1MW时配置,若扩充为1MW/4MW时,仅需扩充储能罐,利用现有电堆,因此扩充成本低廉。对于生产性企业,建议配置为4~8小时储能能力,例如1MW/8MW时
智慧能源分布式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
项目采用三维建模结合5G技术,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快速融合,将条形码、二维码、RFID、工业传感器、工业自动控制系统、ERP、MES、CAD/CAM/CAE/CAI等技术应用到全过程中,建立工厂的数字化映像,将工厂的各种用能对象、操作对象和电源出力数字展示,并且通过智能感知、实时监控、虚拟现实等手段搭建动态可控的数字化工业园区。
交互式数字化展示系统,多系统实时管理协调。根据风光储能等不同的经济优先算法,出力能力及负荷要求,由AI智能自动切换当前条件最合适的能源方式,在风/光/储不同组态下进行无缝对接。
建立工厂的数字化映像、操作对象和电源出力数字展示,通过智能感知,实施监控、虚拟现实等手段搭建动态可控的数字化工厂/园区。
黑启动技术:零起升压,V/F和P/Q模式无缝对接、功率平衡。
能源孤岛:安全独立的自适应能源生态。
微网控制系统和智能能量调度管理平台
2.42MW屋顶光伏系统
集中布置于联合厂房屋面,通过风云能量管理系统,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双重控制及预测,保证发电模式最优,减少/避免弃光。截至2021年10月20日,余电上送国家电网2,714,100千瓦时。
1台8MW风力发电机 + 1台4MW风力发电机
通过风云能量管理系统,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双重控制及预测,保证发电模式最优,减少/避免弃风。截至2021年10月20日,余电上送国家电网14,835,200千瓦时。
这种模式既可为用户自身提供服务,也可以灵活调整运营模式,实现全网储能电力共享,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。